棉铃虫对玉米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如何有效防治玉米上的棉铃虫?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3位,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第2位,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端午节过后,玉米也成为田间里比较重要的角色,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玉米将进入高产期,大量的玉米将涌入农贸市场,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玉米出现棉铃虫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玉米棉铃虫又叫棉铃实夜蛾,分布广泛,以辽南、长江流域地区为害较重。在危害玉米时,前期主要蛀食心叶,造成排行穿孔;中、后期主要为害雌、雄穗,蛀食花丝,影响授粉,并蛀食籽粒,产生大量虫粪,受害部位易被虫粪污染,产生霉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在防治虫害时,只有了解害虫的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危害状况、发生原因以及发生的高峰期才能进行的防治,下面小编就从以上四个方面来为我们广大玉米种植户来详细的讲述一下玉米棉铃虫的防治。
玉米棉铃虫的危害症状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1代幼虫主要为害玉米心叶,排出大量颗粒状虫粪,造成排行穿孔。2代幼虫主要为害刚吐丝的玉米雌穗花丝、雄穗和心叶,蛀食花丝,影响授粉,形成“戴帽”;蛀食心叶与1代幼虫为害状相似,排出大量颗粒状虫粪,造成排行穿孔;为害雄穗,导致不能抽雄,影响授粉。3代幼虫主要蛀食玉米雌穗籽粒,排出大量虫粪,且被害部位易被虫粪污染,产生霉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原因
1.气候条件
玉米棉铃虫喜中温高湿,各虫态发育适温度为25~28℃,干旱少雨天气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尤其是6月~8月份热量多、气温高,特别利于棉铃虫的孵化与发育,促使棉铃虫的繁殖力和生存力都提高,棉铃虫严重发生;北方湿度对棉铃虫影响更为明显,相对湿度70%以上为害严重。此外,冬季气候变暖,也有利于棉铃虫的越冬,增大来年危害基数。
2.寄主植物种类多
棉铃虫食性杂、较难防治,可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大多数为绿色植物,为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近年来玉米已由次要危害作物变为主要危害对象,不但为一代棉铃虫提供食源,还为二代、三代的发生创造新的生存场所。
3.越冬基数偏高
棉铃虫幼虫10月在玉米秸秆附近或杂草下5~1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9-10月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立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开始羽化,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
4.天敌数量减少
棉铃虫卵、幼虫的寄生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寄生蝇类;捕食性天敌为蜘蛛、草蛉、瓢虫等。由于连年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用药浓度和用药次数的增加,造成天敌种群大幅度下降,控制效应下降,加重了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为害。
5.农田防治措施不当
玉米田疏于管理,棉铃虫发生后周边没有悬挂杀虫灯进行诱杀或没有采取药剂防控措施,加重棉铃虫危害。
玉米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措施综合防治虫害,不仅效率高,而且降低用药次数。
1.农业防治
一是及时秋耕冬灌,中耕灭蛹。玉米田收获后及时移除秸秆,及时进行深翻耙地,实行秋后冬灌,减少越冬基数。麦收后地块及时进行中耕灭蛹。二是合理布局。在玉米地边种植诱集作物如胡萝卜等,于盛花期诱集棉铃虫成虫,及时喷药。三是用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在玉米田附近用杨树枝叶插把,引诱蛾同时进行人工捕杀的方法,是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棉铃虫措施之一,可降低孵化率达20%左右。
2.物理防治
在玉米地块边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他灯具诱杀(捕)成虫。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效果显著,可降低落卵量30%~40%。对2代棉铃虫的诱杀效果好,控制效果达50%~60%。一般黑光灯日平均诱蛾量达150头左右,高可达300头。
3.生物防治
喷施抗病毒液。棉铃虫卵盛期喷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NPV)1000倍液,或喷施每毫升含100亿个以上孢子的Bt乳剂100倍液。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农八喜
产品规格:30毫升200毫升
产品性能:本品是一种病毒生物农药杀虫剂,由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助剂加工而成。喷施到农作物上被害虫取食后,病毒在虫体内大量复制增殖,迅速扩散到害虫全身各个部位,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害虫染病后全身化水而亡。病毒通过死虫的体液、粪便继续传染至下一代害虫,从而使田间的棉铃虫得到较好的控制。
农八喜凭借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实施“大市场、大品牌”战略,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 品牌经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且农八喜品牌一直以来只做农民需要的药,做环保的药, 始终坚持为民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服务万千农户为宗旨,以打造良心品牌,服务淳朴农 民为己任。创造并务实每一个细节,用心打造农八喜品牌,致力推动农药行业飞速发展。